根据实践总结,预应力孔道灌浆水泥实际用量=预应力孔道净体积(波纹管截面积减去钢铰线截面积×管长)×0.8、
孔道压浆配合比结合现行规范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JTJ041-2000(P93)11.3.2“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,可参照现行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》(JGJ/T55-2000)通过试配确定。下面我就现行规范、规程中有关孔道压浆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,供大家学习参考。
A、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JTJ041-2000(P135)12.11.2条款“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,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:1、水泥: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。采用矿渣水泥时,应加强检验,防止材性不稳定。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.5。水泥不得含有任何团块。
2、水:应不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其它的成分,每升水不得含500mg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。可采用清洁的饮用水。3、外加剂: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,流动性好,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,他们应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其它的化学物质。外加剂的用量通过试验确定。12.11.3条款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,设计无具体规定时,应不低于30Mpa,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:①水灰比宜为0.40-0.45,掺入适量减水剂时,水灰比可减小到0.35;②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%,拌合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%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③通过试验后,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,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%④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-18s之间。12.11.11条款:压浆时,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70.7mm×70.7mm×70.7mm立方体试件,标准养护28d,检查其抗压强度,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。
B、《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》(2003年版)P243对孔道压浆的规定摘录如下:(10)压浆时,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件(每组70.7mm×70.7mm×70.7mm立方体试件3个)标准养生28d,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。
综上所述,可以肯定孔道压浆质量评定的依据是每工作班留取3组70.7mm×70.7mm×70.7mm立方体试件,每组3个,就不要再搞什么每组6块、每工作班两组了。那么孔道压浆配合比怎么确定?设计单位一般要求压浆强度同梁体强度,就在建高速公路而言,预应力梁板多设计强度为C 50,那么就以C50压浆配合比示例,以供参考吧!
在示例之前,我们在看看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实施手册(P210-211)后张孔道压浆的目的;主要有①防止预应力筋的腐蚀;②为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之间提供有效的粘结;因此,要求压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在结硬后应用可靠的密实性,能起到对预应力筋的防护作用,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,以便将预应力有效地传递给周围的混凝土。孔道内水泥浆的密实性是最重要的,水泥浆应充满整个管道,以保证对力筋防腐的要求,至于水泥浆的强度,原规范未作明确规定,仅提出不应低于设计规定,而以往的设计对此也没有统一的标准,但设计人员往往对水泥浆强度提出比较高的指标要求,如有的要求达到梁体混凝土强度的80%,甚至有的要求与梁体混凝土强度相同。在具体的施工中,要使纯水泥浆满足高强度的指标要求是比较困难的,同时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靠压浆来提供,因而所压注的水泥浆应有一定的强度以满足粘结力的要求。但实际上,挠曲粘结应力无论是在梁体混凝土开裂之前或开裂之后都是很低的,设计时并不需要加以验算,现行的设计规范也未要求对其进行验算,而且一些发达国家的规范在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内的粘结时,都是用力筋的锚固而不是粘结应力来保证的,所以对压浆强度要求过高并不适用。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04-92)要求压浆强度不低于20Mpa,国际预应力协会(FIP)发布的《工程实践指南》建议压浆强度不低于30 Mpa,因此新规范第12.11.3条款规定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,设计无具体规定时,应不低于30 Mpa,新规范虽然明确了压浆强度首先应符合设计规定,但设计者也不宜对此提出过高的要求,只要能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即可,没有必要因指标过高而增加施工难度。
从这段文字显而易见,净浆强度不论是设计人员、建管人员、承建管理人员,应该对水泥浆有充分的认识,不要片面提高强度要求,脱离现实。事实上,要配制C50强度的净浆配合比,以规范要求的稠度14-18S,不添加高性能的灌浆剂,已经是无法实现的了,有的建设管理单位要求C60的T梁孔道压浆强度为C60,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我们通常采用的灌浆用水泥最高不过是52.5了,因此,要配制C50的净浆必须首先选择一种性能好的外加剂。目前可供的低泌水、微膨胀、高性能的灌浆剂厂家还是不少的,但是“鱼龙混杂”,一定要通过自己试拌检验其性能。不好的外加剂虽然可以达到高校减水增强的目的,但是容易导致浆液离析,混合不均,产生快速沉淀现象,这种外加剂的添加,你是不可能做出稠度符合规定14-18S要求的,有些项目上因为选择了不良外加剂,导致浆液异常,产生了配不出来的“假象”,没有去找原因,却怀疑了规范的准确性,竟改变了规范的稠度要求,批准为30-50S,这种现象我在多个项目上遇到过,其实是完全错误的。好的灌浆剂的添加,不但浆体在水化硬化的不同阶段产生适度的微膨胀,以补偿水泥体系的塑性收缩、干燥收缩和自身体积收缩,而且能够满足(C50及以下)配合比的强度和稠度要求,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C50孔道压浆配合比示例如下:
一、设计依据: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(JTJ041-2000)重点控制1、稠度2、泌水率及膨胀率3、强度。
二、设计要求:1、配制C50孔道压浆配合比;2、稠度要求14-18S;3、泌水率及膨胀率要求符合规范。
三、设计条件:1、52.5R普通硅酸盐水泥;(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)2、饮用水(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)3、灌浆剂(低泌水、微膨胀、高校能灌浆剂,按建议掺量暂取12%)
四、 试配步骤:①计算试配强度:净浆配合比设计材料单纯,只要计量准确不存在太大的偏差,结合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要求,标准偏差σ取2.5Mpa就完全可以了,Rp=R+1.645×2.5=50+4.1=54.1Mpa;②确定水灰比:经验范围(0.35~0.37)暂取0.35;③假定容重1900㎏/m3(经验取值);④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⑴水泥+外加剂+水=1900;⑵水/水泥=0.35;经计算得:水泥=1293㎏/m3取1300㎏/m3;外加剂=1300×12%=156㎏/m3;水=1300×0.35=455㎏/m3;
五、 试拌0.01 m3材料用量:水泥1300×0.01=13㎏;外加剂156×0.01=1.56㎏;水455×0.01=4.55㎏;
结果整理:实测容重1910㎏/m3;稠度18S;泌水率及膨胀率符合规范要求;R28天抗压强度58.8Mpa;完全符合设计及JTJ041-2000规范要求。
(注:如果稠度不在规范要求之内可对水灰比及灌浆剂掺量稍作调整,以满足规范要求为止